【家庭教育-性別教育】
【家庭教育-性別教育】
【家庭教育-性別教育】
【家庭教育-性別教育】
性or不性,It’s a question.
I wanna know 你性不性?
◎與西方文化不同,華人在性這方面相對保守,家長與孩子間往往隻字不談……在生理上男生女生某些構造是不同的,當然需要有不同的養育照顧方式,而在不同階段也會因賀爾蒙影響而在生理上有不同的發展與變化,這時孩子可能會因缺乏相關知識而感到驚慌,也可能會因此受到其他同期孩童的言語嘲諷,家長除需有一定性別知識之外,還需要能勇敢地運用正確的方式、語氣與文字說出來,並判斷良好說話的時機,才能幫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知識,也才能正確且順利地幫助小孩度過各個階段的生理發展。
◎根據教育部家庭教育資源網由吳政庭老師撰寫的淺談家庭性教育中,有提供以下三種方法,可以幫助民眾在家庭內討論性教育。
(1)家長檢視自己對性的態度
(2)避免關於性的暗語
(3)性教育實施的同時促進性別平等”
◎關於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以下吳政庭老師撰寫的淺談家庭性教育
https://familyedu.moe.gov.tw/docDetail.aspx?uid=8856&pid=1033&docid=253545
“再被你提起,已是連名帶性”
希望大家都能從「性零」變「杏林」,都能與孩子建立良好且正確的性教育。